青春時代的歌姬
///我總覺得在人面前說自己有在聽她的歌,就像在動漫展的舞台前跳著應援一樣需要很大的勇氣///
最近突然想起一位歌手,
沒記錯的話,
第一次注意到她的歌是在國中考高中的時候,
那時候電視上各個頻道都不斷得在播放她的主打歌以及相關新聞,
並且佔據了ezpeer(有人還記得這是什麼嗎😂)跟kkbox下載榜長達數月的時間,
要知道,
在2004年,
台灣的華語樂壇稱得上是一片紅海,
有:周杰倫、蔡依林、五月天、林俊傑、張惠妹、王力宏、孫燕姿、光良、梁靜茹、戴佩妮、楊丞琳...等等等等時至今日仍耳熟能詳的歌手,在同一年出專輯外,
同時也有F.I.R(我每首都超愛)、許慧欣、南拳媽媽、劉若英、潘瑋柏、張棟樑、Energy、5566、林子良(天馬行空必聽)等等在當時的超火歌手也在歌曲戰場中,
而一些歌手於前一年做的專輯與歌曲的餘韻也尚未消散,
像是陳奕迅的十年、張智成的凌晨三點鐘(KTV必點)、范瑋琪的我們可不可以不勇敢這些歌曲,
在那時,
可能剛好不容易把這些歌曲存進mp3裡,
卻要不了多久就有新歌跑出來爭奪128Mb的容量。
而今天想到的這位歌手,
比起她的唱功,
那時更引人矚目的是她的小道新聞與宣傳形象,
像是「演唱舞台上走光」之類的...
時至今日也被間接證實這是當時的一個宣傳手法,
而我在那時也的確被宣傳到了>///<(下流!)
但不得不說,
她的歌對我真的會有種魔力,
在聽的時候會不斷得被帶進MV裡的畫面,
藍波老師編排的舞蹈動作如同跑馬燈般,
一直重複在腦海裡播放。
愉悅、輕鬆、可愛,
只要能讓一個廢宅從早上出門,
一路傻笑到晚上從補習班放學回家的元素,
我還記得,
高一的女班導,
不知道為什麼數學課上著上著,
就突然談到這位女歌手。
「我真的很不喜歡她耶,每次看到她總感覺...」
「總感覺?」底下同學突然都專注了起來,期待著班導接下來的話。
「就是,有種“叔叔,我在這裡”的感覺」
講台底下頓時爆出如雷的笑聲。
「你們不覺得嗎?尤其最近她的新歌,有一句什麼...什麼...」可以看到班導很勉強的在強迫自己回想
「“往心裡”用心品味你嗎?」當自己不小心脫口而出的時候,我瞬間相當後悔沒管住自己的嘴巴。
「對對對!!!你怎麼知道我要說這句?」這時候美麗的班導戴著嘲諷滿等的表情往我這招呼。
😊(給你一個微笑,自己體會)
說實話,自從高一隔年的Cyndi with U推出後,
我就沒再留意王心凌的歌了,
一方面開始接觸了歐美歌曲,
一方面自己的喜好也逐漸轉到了搖滾樂上,
因此除了電視上播放的主打歌曲,
本身就再沒特別去聽她的歌。
當然也得承認,
不去聽她歌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,
我總覺得在人面前說自己有在聽王心凌的歌,
就像在動漫展的舞台前跳著應援一樣需要很大的勇氣,
而我,就是個小孬孬,沒什麼勇氣。
然而,前陣子因為看到了有關藍波老師的採訪,
我才突然想起王心凌,
瞬間好奇心大作,
便在youtube上搜素了一下,
打算回顧一下「愛你」的MV之外,
同時也想看看她的近況。
這不搜還好,
一搜完,
我一個下午的時間都沒了。
從04年開始一路開始聽到這2年推出的歌曲,
我有種好像在聽著一個人成長的感覺,
不同於一些歌手,
15年前的歌跟15年後的歌輪流拿給你聽,
你聽得出歌手,
但你不見得分得出年份;
而王心凌就完全屬於另一種情況,
如果拿出兩首不同時間的作品去給完全沒聽過的你,
你可以聽得出年份,
但不見得猜得到是同一個人唱的。
接著我看到了18年時,
王心凌參與台視紅白時的現場表演,
以及07年還是08年的現場;
不得不說相比之下,
歌聲技巧的部份真的差別很大,
相較於以前明顯的氣虛,
19年的表演根本震驚全場;
這邊就不贅述,
有興趣的可以直接去看看
看著看著,
接下來又看到最近新出的極精選,
不同於大部分歌手的精選專輯,
這個極精選是將精選的歌曲,
完完全全重新錄製而成的,
相當於讓現在的王心凌重新詮釋精選的經典作品,
聽的時候,
會有種像在聽演唱會的感覺,
而且當下會有一種感受,
「我在聽的不是青春,而是美好回憶。」
最後看到一個組曲MV,
有種在看電影《後勁》的感動;
一樣是從一開始的大紅大紫,
到漸漸消聲匿跡,
之後又再重新回到舞台上的感動;
看完後就一個感想:
「唉,這次,就老實被你圈個粉吧。」
我覺得我很幸運活在一個記得住歌手名字的年代,
或許在15年前,
當一個歌手並不像今天一樣,
需要歌喉要經得起歌唱節目的考驗,
需要獨一無二的創作能力,
需要你喜歡唱、跳、RAP、籃球(誤),
但最少最少,
作為一個歌手你要讓人記得住你的名。
正因為記得住你的名字,
你才可以去陪伴聽眾創造一段回憶。
而我覺得我幸運的地方是,
我記得15年前有個歌手叫做王心凌,
不止成為了我國中與高中的一段青春回憶,
也與我們一同成長、變化,
並在今天仍舊繼續努力得詮釋著自己的名字。
留言
張貼留言